讲述丨一本70年日文杂志的“浪漫”设计之道
来自广西的韦万里,自幼爱涂鸦,1992年从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后,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持续深造,后又拿下了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民族装饰艺术硕士学位。
点此可查看高清大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1年,随着中国外文局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韦万里团队随之融入了新组建的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以下简称“亚太中心”)这个大家庭。不久,便被亚太中心编委会委以《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改版的重任。
自2022年4期开始,经过一年多的改版实践,《人民中国》的版面效果实现较大突破。为《人民中国》奉献了34年、刚刚告别亚太中心总编辑岗位的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王众一是这么评价的:“韦万里团队的出色整体设计,圆了我自本世纪初《人民中国》全彩改版以来的夙愿——实现文字、图片、设计三条语言线索的总体提升。翻看近两年的杂志版式,总体一气呵成的节奏感和设计语言的准确到位,使得迎来创刊70年的《人民中国》焕然一新,生机重现。某种意义上说,拿上现在这本杂志,我可以告慰康大川老总编和他团队里的设计常青藤李玉鸿先生了。”此评价高则高矣,却发自肺腑,恰如其分。
韦万里很喜欢张艺谋导演于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后在社交平台上说的一句话,“放下了包袱,完全放松自己才可以浪漫”。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要走出去,需要在包容性上“放松自己”,需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在此基础上找寻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使之具有跨文化的传播力与感染力,找到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共同语言。
点击可查看高清大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份纸媒杂志的生存之道,在于它的“浪漫”——能给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的“浪漫”。
带着这份思考,韦万里仔细梳理了《人民中国》日文版——就杂志的开本而言,《人民中国》日文版在众多国际传播杂志中具有相当大的面积优势,更适合大图片的展开和编排;从视觉体验和审美角度来看,《特辑》《美丽中国》和《传家》这三个栏目在杂志整体内容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杂志通常以文字、图片、设计三条语言线索为主线,从视觉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师们更为注重后两条线索。
点击可查看高清大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韦万里认为,图片才是杂志最重要的灵魂,是重中之重,设计是“次要的”。
在图片挑选上要尽量使用好图大图,充分利用版面大的优点。树立好“图片领着新闻走”的大照片采用观念和“以图片带版面”的组版理念,才能切实保证图片发挥更大作用。
因此,编辑图片是杂志版面视觉风格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利用图片产生最大效果的手段。这是他作为设计师最为注重的地方,也是其对图片编辑提出的要求,在这一问题上他从不轻易妥协。
《特辑》《美丽中国》《传家》三个栏目都需要大尺寸且质量好的图片来诠释,但这三个栏目又各有各的特点。
比如《特辑》栏目超大图片的运用,追求版面整体大气,突出重点。2022年7期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特辑,就挑选了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男青年图片作为压题用,封面是与之相呼应的干练大方得体的高铁女列车长。
而《美丽中国》栏目则注重自然景观的气势恢宏与人文风情的古朴典雅。在2022年6期中,为了找一张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压题图,韦万里带着部门同事浏览查找好几个图库网站的上万张图片,最后终于找到了一张有牧民、羊群、草原、河流的油画效果的图片。
韦万里认为,针对不同栏目寻找与之相呼应的图片,是图片语言线索的重点。有了好的图片,版面设计就是个水到渠成的事了。
版面设计上,韦万里通常要求要有整体美感和视觉层次关系。在细节上要求精致感,拒绝“傻、大、粗”,在保持简洁的同时,达到真正的“大气平和中见精致”的视觉效果。
在韦万里看来,《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70年累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前辈们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种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感和勇于担当的魄力,时刻鼓励和鞭策着后来人。
面向未来,以《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为契机,韦万里决心要带领视觉设计部门,努力将最前沿的设计理念融合进杂志,实现杂志的改版和提升;同时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让设计作品更加符合读者的需求和期望,更好地运用文字、图片、设计三条语言线索去展现中国力量。
点击可查看高清大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见证与记录,相识与相知——记《人民中国》创刊70周年纪念招待会